小品之家
2015最新小品 赵本山小品 宋小宝小品 小沈阳小品 赵四小品全集


首页>三句半剧本 > 广西艺术:桂林桂剧

桂剧,发源于桂林,流行于桂北广大城乡,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明末清初,桂林一带已有昆山腔、弋阳腔和乱弹等腔流行。清雍正年间(1723-1735),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乾隆年间(1736-1795),徽班兴盛,经湖南传入桂林。于是几种不同声腔的班社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了以弹腔为主,并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和杂腔小调声腔的桂剧。道光年间(1821一1850),唱多种声腔的桂林班有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1912年创办了第一个女科班福珍园,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所,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材。光绪二十八年,桂林建立起第一个戏院--景福园,之后又相继建起和园、仪国戏院。这些戏院竞相去上海等地聘请京剧演员来桂林演出,自此京剧遂不断流入,使桂剧得到学习和借鉴。1938年后,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应聘来到桂林从事桂剧改革工作,建立广西戏剧改进会,成立了桂剧实验剧团,建立导演制,吸收新唱腔,编演新剧目,采用布景,美化舞台,开办桂剧学校,使桂剧有了新的起色。桂剧在桂林、柳州两市及北部较大县镇,普遍设有专业剧团。1953年,成立省桂剧艺术团,为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艺术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桂剧与湖南南部的祁剧,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过去常在同一地区流动,艺人互相搭班演戏,互聘师傅传艺,在剧目、唱腔等方面,都有较多相似之处。桂剧的传统剧目,艺人中间素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其中约80%为弹腔剧目。据1956年统计,已搜集到的整本戏171出,小杂戏351出,有一部分剧本则是从京剧移植而来。只有唐景崧编辑的《看棋亭杂剧》40种及欧阳予倩在抗战时期所编的剧本,才是桂剧独有的剧目。在桂剧的传统剧目中,大部分是历史故事,多在庙会草台连本演出,表演粗犷质朴。如刀马旦的"马步"和武生的"紫金冠",特色显著,为人称道。在城市演出,则以"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表演细腻,造诣较高。如《拾玉镯》的做功,《抢伞》的舞蹈,《紫房别》的"罗帽"功夫等,均脍炙人口,反映了桂剧的主要特色。

桂剧唱腔,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和杂腔小调。弹腔音韵格律与京剧大体相同,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分南路(京剧二黄)和北路(京剧西皮)两大类,并各有反调"阴皮"和"背弓"。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则略带凄婉悱恻。高腔,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亢、悲壮。昆腔,即昆曲,曲调委婉低回,格律比较严格。吹腔,有笛子伴奏的"安庆调"和唢呐伴奏的"七旬半"、"五句半"、"三句半",曲调诙谐、轻快,多插入弹腔使用。

桂剧伴奏乐队,分文、武两场。文场以胡琴(京胡、二胡)和弹拨器(月琴、三弦)为主,称为"三大件",间用笛子、唢呐。武场有战鼓、桂锣、小锣、钹等,其中以桂锣最有特色。

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委婉动人,犹如一江漓水,清澈明亮,又如一树桂花,馨香扑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若有机会到桂林旅游,切莫错过对桂剧的欣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