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之家
2015最新小品 赵本山小品 宋小宝小品 小沈阳小品 赵四小品全集


首页>情景剧剧本 >蒋公的面子

《蒋公的面子》,南京大学文学院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所创作的学生话剧作品,剧本作者温方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导演吕效平。作品以南京大学校史为题材,通过1943年蒋介石兼任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特殊的题材与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令该剧破天荒地连演35场,创造了校园戏剧演出奇迹。《蒋公的面子》继承了"五四"以来启蒙戏剧的脉络,拥有开阔的表现空间,给当代戏剧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启示。

《蒋公的面子》于2012年5月南京大学百十年校庆期间在南京大学大礼堂首演,反响强烈,校内连续演出30余场,2012年12月启动社会公演,2013年开启全国巡演,并于2013年11月-12在美国演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蒋公的面子

外文名称
The Face of Chiang Kai-shek

类型
话剧/喜剧

编剧
温方伊


导演
吕效平

演出团体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主演
周雨、赵超、高仲伟、温方伊

目录
1剧目简介
2剧情简介
3创作背景
4演出信息
5名家点评
6所获荣誉
7社会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剧目简介
《蒋公的面子》创作灵感来自流传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因抗战内迁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建国后更名南京大学 )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时任道、卞从周)共进年夜饭,这使教授们非常为难,三人中,有人痛恨蒋之独裁,却又因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有人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美食,听闻席上会有难得的好菜便难抑激动;有人支持政府愿赴宴,却又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为此他们争吵了一个下午: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呢。二十多年后的文革中,他们必须交代是否接受蒋宴请
蒋公的面子
蒋公的面子
了,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诚惶诚恐地回忆往事,真相难觅,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1943年,蒋任中大校长,请中文系三个教授吃饭,确有其事,人物原型分别是曾任中央大学及更名后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的胡小石与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中凡,还有一个不知道是谁。胡小石、陈中凡以及南京大学教授汪辟疆是南京大学文学院代表人物,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蒋公的面子》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和南京大学硕士剧团制作。编剧温方伊是南京大学戏文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也是南京大学招收艺术类本科生的第一届学生。演员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的师生和南京大学戏剧专业MFA担任。

折叠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话剧采时空穿越安排,从文革时的牛棚开场,这三位被打成牛鬼蛇神、学术反动权威的教授,为洗刷自身历史问题,回忆起一九四三年时,三人在重庆茶馆讨论是否应蒋介石邀宴的情境;戏里三位教授个性鲜明,各有弱点。

《蒋公的面子》
《蒋公的面子》

一身西装打扮的时任道教授,思想进步、洁身自好,追求民主自由和学术独立,绝不与独裁者同流合污,却因抗日导致珍贵藏书留在桂林,想藉赴宴望老蒋协助,又开不了口,遂布局想怂恿有人当说客。

长袍马褂的夏小山教授是中立派,好美食且对蒋与政治无兴趣,只是为了火腿烧豆腐而想赴宴,然因曾在学生面前说了不承认蒋中正的校长地位,不好答应;在美食与面子间抉择,只好推说只要请柬署名,由校长改为蒋院长或蒋委员长,他就欣然赴宴,找台阶下。

卞从周教授则长期与体制合作,中山装打扮,不支持学生上街游行,又给党报《中央日报》撰稿,内心想去,可被两位教授同僚喝斥是谄媚之举,为了面子,就摆出不赴宴的姿态。

整出话剧场景简单,两个多小时的剧情,围绕著三名教授各自辩论该不该给蒋介石"面子",让观众进入"蒋公面子"与"文人面子"的价值思辨;对话亦借古讽今,像政府在学生游行后方有作为的辩论,戏里的卞从周说:"无所作为,总比为所欲为强吧!"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南大校史上的蒋介石

蒋介石1943年出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校长,1944年夏辞去校长职位,改任永久名誉校长。 以最高
话剧《蒋公的面子》
话剧《蒋公的面子》
军事统帅出任大学校长的,现代历史上大概也就蒋介石和艾森豪威尔两位。二战时,欧洲盟军总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但艾氏是在解除军职后才出任哥大校长的,而蒋氏是在任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特级上将)期间出任校长。这是蒋介石的"独创",但这个校长却并不好当。

"蒋公当校长当多了,以为什么校长都能当。"

"一个杀过学生的人来管教育,简直胡来。"

"以蒋公的学识,当军校校长尚可。"

《蒋公的面子》中几位教授是这样评论蒋介石出任中央大学校长的。

陈立夫在其《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中记叙了蒋出任校长时的谈话:

在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二月,有一个晚上,蒋委员长把他找去了,那时蒋经国也在陪蒋介石吃饭。饭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后,蒋向他提出了一个主意,蒋说:"所有军事学校都是我兼校长,现在所有的大学我来兼校长好不好?"陈说:"军事学校和文学校不同,军事学校是重绝对服从的,所以比较容易管,而文学校则不是那么简单,委员长如果兼各校校长恐怕有困难,我看与其兼大学校长,还不如来兼教育部长,委员长如果担任部长,我来做次长好了。"因为陈不赞成增加蒋的麻烦,所以这样说,蒋后来就想了一想,说道:"那么我先试一个学校好不好?"陈不好意思不同意蒋试,于是就答允了蒋,以中央大学给蒋试,蒋介石就做了中央大学的校长。

1943年5月,蒋介石正式出任校长。他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内实施的"军事化管理"。而最显眼的莫过于,大学校门口有了宪兵站岗,直到1944年8月蒋去职后才撤离。

南大校史简述

南京大学的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三江师范学堂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02~1927)

②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7~
南京大学办学历史
南京大学办学历史
1949)

③南京大学时期(1949~ )。

南京大学旧称:三江师范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另一个来源是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至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历经64载春秋。 (图册图片来自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

创作人员

《蒋公的面子》主创人员/单位
制作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编剧 温方伊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
导演 吕效平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
演员 周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
赵超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
高仲伟 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演员,主持人,司仪
温方伊 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
张萌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
刘昕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
唐彦良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
李阔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
黎姗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英语新闻专业2012级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演出信息
校内演出

为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庆,2012年5月17至18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大礼堂上演戏剧《蒋公的面子》。该剧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吕效平教授指导剧本创作并亲自执导。

《蒋公的面子》首演
《蒋公的面子》首演
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两个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演出也受到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演出现场有位老师带着他的女儿来看戏,他给她讲南大的传统:"南大能坚持自己的传统,很多被破坏的东西,都白手起家再创建起来,这点北大他们比不上。";学校的领导也带着家属买票看戏,这让导演吕效平颇为感慨:"这就是为什么南大能出《蒋公的面子》。"

第二轮演出于2012年11月进行,观众反响强烈,加演20余场,
蒋公的面子第二轮演出
蒋公的面子第二轮演出
场场爆满,同学排队购票,校长掏钱买票,书记领着外宾观看,盛况空前。

"《蒋公的面子》所以火,就因为它回归了戏剧艺术,超越了说教,达到了喜剧的高度。"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是温方伊的导师,他表示,手头有好几个学生的优秀剧本正等着排演,"现在的年轻人是不缺乏才华的,关键就是给他们自由的学术环境进行创作。"

这部不谈情说爱、不悬疑推理的历史剧,竟然吸引上万人次前来观看,其中不乏从上海戏剧学院专程赶来的师生,还有各样职业的话剧爱好者,不同专业的学者、教授。他们说,这个时代,有精神追求的好话剧依然生命力旺盛。 (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

社会公演

2012年12月24日下午3点,《蒋公的面子》首场社会公演暨五矿地产南京大学戏剧创作奖学金签约仪式在南京方山风景区五矿九玺台举行。
首场社会公演
首场社会公演
导演吕效平透漏已接到了来自国内四个大城市的多家剧场和文化公司的邀请,其中包括上海大剧院的邀请。今后该剧将在全国巡演。(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

全国巡演

《蒋公的面子》于2013年3月17日-26日在南京江南剧院连演10场,4月4日-8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剧场演出,开启全国巡演。

南京江南剧院演出剧照
南京江南剧院演出剧照
截至2013年3月初,《蒋公的面子》已接到来自全国超过二十多家演出公司的邀约,四月起将先后赴上海、武汉、西安、长沙、北京等城市巡演,并计划前往新加坡、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图册图片来源及版权归属:新浪微博@牛华新,部分去水印。)

截至2013年8月,《蒋公的面子》已在北、上、广、深等16座大城市连演约80场,并已确定于2013年11月进军美国,在旧金山、纽约等城市演出。

2013年11月18-11月19日《蒋公的面子》将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进行演出,演绎1943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与"公知"、"五毛"、"打酱油的"三位教授的一场"扭捏"。

巡演安排:

城市

时间

场馆

票价

信息来源:大麦网/聚橙网/购票网/卓越票网

广州 2013.05.03 黄花岗剧院 60-280
北京

2013.05.21-2013.05.22

东宫影剧院

50-100

北京

2013.05.24-2013.05.25

北大百年纪念讲堂

100-150

北京

2013.05.24-2013.05.25

海淀剧院

80-380

北京 2013.11.15-2013.11.17 海淀剧院 60-380
北京 2013.11.18-2013.11.19 解放军歌剧院 60-380
西安

2013.06.15

索菲特人民大厦大剧院

50-200

成都

2013.06.20-2013.06.21

华美紫馨国际剧场

80-280

成都 2013.10.27 华美紫馨国际剧场 80-380
武汉

2013.06.23-2013.06.24

湖北剧院

60-380

上海

2013.07.11-2013.07.13

上海戏剧学院

80-280

深圳

2013.09.08-2013.09.09

少年宫剧场

80-280

来源:@蒋公的面子 新浪微博,具体安排请参考。
展开
海外演出

2013年11月-12月《蒋公的面子》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顿、波士顿、华盛顿、纽约七个城市为华人观众演出10场。

折叠编辑本段名家点评
折叠董健
董健:看南大校庆话剧《蒋公的面子》有感

1、史中有戏,戏中有史

我很高兴能够在南京大学110年校庆期间看到《蒋公的面子》这出话剧,这是献给校庆的精神美餐。中国的大学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从1998年北大校庆起,全国各地都开始兴师动众,纪念校庆。但是不夸张地说,校庆发展到今天已经带上了浓厚的官味和商味。官味指的就是官本位,通过接待有权势的人来强化学校对权力的依附。本来,学校通过校庆筹资很正常,可在我们这里却往往加进了商业的因素。今年,我们的校庆,学校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序长不序爵",这确实是很好的。但是光讲"序长"恐怕还不够。我认为校庆的目的应该是总结学校历史上办学的经验教训,找到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增加校庆的学术性和精神性探索,为我们当前的办学之路提供借鉴,这才是校庆的核心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所制作的这个戏剧我觉得正好实现了这一诉求。这个戏从精神的角度挖掘了我们校史上的一些细节,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带给我们启发。该戏名为《蒋公的面子》,将1943年蒋介石在中央大学任校长这一历史事实作为题材。关于这段历史,过去我们无论从左还是从右的角度,都不太敢碰。但这个戏的作者却勇敢地对此予以了处理,并且处理得非常好。

从对待历史这一点看,这个戏写得比较真实。首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辱骂蒋介石。文革时我们出于政治原因完全地否定了蒋,正如戏中所写的,叫他"蒋该死"。但从历史看,中央大学在蒋介石当校长的情况下仍是有发展,有成绩的,因此不能简单否定。其次,她比较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三位中央大学教授不同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状态。时任道是一个带有左翼倾向,对国民党政治有很强批判性的知识分子。蒋介石曾下令打死过他的学生,他对蒋的专制统治非常愤怒,不能接受。夏小山则是另外一种典型,埋头做独立学问,好美食,对蒋介石既不反对也没有兴趣。在我们南大中文系的教授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原型。夏小山尽管承认蒋是整个国家的领袖,但从学术而言,他认为蒋没有做校长的资格。在戏中,他仍想去赴宴,原因是他想吃宴会上的一道菜。这个人物的性格被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卞从周则是一个比较官方化的教授,他拥护政府,希望能够去赴宴。但他也并非那种昧着良心不顾事实的官方走狗,基本上仍可以认为是知识分子中偏右的类型。作者描写了这三个教授对蒋介石当校长的不同态度,通过是否去赴宴,是否给蒋公这个面子将各自的形象刻画出来。

更为可贵的是,戏剧作者对于一种真实存在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把握。无论这三位教授有着怎样的差别,是拥护蒋还是反对蒋,总体上看,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他们并不把蒋介石请吃饭当做是皇帝的赐宴。即使是官方化的教授卞从周也没有这种倾向。这点恰恰是我们校史中最重要的精神传统,可惜多年来被我们所忽视了。在1949年后,知识分子经过了历次运动,大学中的精神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举一个例子,在1950年代,南大生物系有一个教授,某个项目很有成就,正好毛泽东来南京接见知识分子,他就去了。回来之后,他激动地说:"我的手不能洗,你们赶快来握一握我的手,这是毛主席握过的手。"他的这种感受是真诚的。前不久,我读到一些知识分子回忆自己五十年代时的思想状态,那种如坐春风的幸福感。这些感受既是真实的,但又显得多么可笑和可悲。可是我们在1943年的中央大学的教授中看不出这种人身的依附,即便从和蒋介石关系不错的卞从周身上也很难看出来。作者把握住了这一点,写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失去了的东西,写出了大学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这非常难得。同时,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她并不是通过抽象的说教,而是选择一系列的细节,充满了生活味道。尤其是对夏小山教授的塑造,写他既想吃火腿烧豆腐这道菜,因而准备去赴宴,又不赞成蒋当校长,因此要求蒋改掉请帖中的身份,显得非常生动。

在这三位教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教授,他们拥有自己的人格,他们看重自己的岗位,在统治者面前,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自由与独立的精神。用这样一个戏来回忆南大校史,我觉得确实做到了史中有戏,戏中有史。

2、才华与自由精神

该剧的作者温方伊,只有二十一岁,是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本科生,现在正读三年级,能够写出这个戏,确实是不容易。在演出当天,吕效平教授引用了我的话说了关于才华的问题。我的确讲过这方面内容。我认为,就戏剧专业而言,研究和创作都离不开才华。但研究和创作需要才华的比重并不一样。做研究,恐怕有八分的努力,两分才华即可出成绩,但剧本创作和舞台实践所需要的才华比重则要大得多。

那么才华是什么呢?这很难说清楚,才华并不仅仅是指聪明,尽管它包含了聪明。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有才华。我觉得,才华很可能是这样的东西:一个聪明的人,从对生活的感受中,发现了一种天然的合乎规律的价值观。有一些聪明人,知道编剧的技术,会写戏,但他却找不到这种价值观,或者说找到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戏与别的艺术门类不一样,戏说到底是一种自由精神在公众面前的公开地、集体地亮相。这种自由精神,天生不会顺从现存的文化道德规范。简单地说,戏剧就是要在精神领域"捣点乱子"。规规矩矩的东西根本不配称做戏。俄罗斯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所讲的"狂欢化"恐怕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他强调的正是这种民间对官方的否定,一种造反的精神。人们很喜欢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士兵",但人们不记得拿破仑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没有自由精神的士兵打不好仗"。实际上没有自由精神的人,一样编不好剧本。从这个二十一岁的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自由精神。

戏中,她所写的是两段生活,无论是1943年的那段,还是文革中的那段,离她本人都比较远,但她通过对一些资料的阅读,根据一些老师的回忆,比较真实地把握了这两段历史。更为可贵的是,除了表现历史的真实外,温方伊还能够用今天对生活的感受来观照那两段历史,使之与今天的现实发生碰撞。这一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想到的却是今天的现实。演出中,我注意到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用笑声表达对戏中内容的接受和赞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剧中有台词抨击政府腐败时,全场反响非常强烈。之所以引起这种反响,事实上体现的是观众对当下现实的一种感受。观众对今天腐败的感受与戏中的历史呼应了。所以我觉得,才华就是指一个作者能够在把握历史的同时,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可以说温方伊做到了。

从技术层面看,能够编写剧本的学生在很多学校可能都能找到。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都能找到这样有才华的学生。有些人很聪明,能够写出一个干干净净有戏剧性的戏,但未必能够拥有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南大为她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南大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和当前的状态,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动力。如果这样的题材让北大的新左派教授来写,恐怕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南大的传统。在20世纪初,南大与北大相比是比较保守的,当时的学衡派与新青年有过多次的论战,以至于人们或许以为南大缺乏自由的精神。事实上,有一点必须澄清,尽管在一些激进的口号上,学衡派的确与北大知识分子有分歧,但在对待现代化这一总体的要求上却是一致的。学衡派精通古文,熟悉外国,主张开放,尤其在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这一点上,和北大是一致的。我在校庆一百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立人为大学之本》,谈了南大的传统。尽管我们没有出现李大钊和陈独秀这些共产党的创办人,但在自由精神这一点上,在中国的现代化与启蒙这些方面,我们与北大从来都没有区别。

从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的这种独立、自由精神一共经历了五次破坏。第一次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南大的损伤可以说是最厉害,法学、社会学等等被认为是危险的学科都被砍掉,工科被分出去,整个被肢解了;第二次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凡是坚持大学精神的人,一旦公开地表露这样的观点,都被打成了右派;第三次是文革,全国性的大灾难,南大也不能幸免;第四次是在1989年后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前,这是我亲自经历的,感触极深,这几年推行比较左的一套,对南大的科研教学的基本精神带来了破坏;第五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今天仍然持续的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高校开始搞产业化,从一个教育机构变成了圈钱的工具。很多学校经过这些破坏后,大学精神便荡然无存了。但南京大学却依然保持着这个线索不断,仍能够不绝如缕地坚持着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地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

南京大学已故教授 高华
南京大学已故教授 高华

在《怀念高华》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五次南大独立研究的立场与有关当局的矛盾:第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人尽皆知,这里不谈了;第二次是1980年代应学梨(蒋广学)对于农业合作化的批判,当时遭到"查处",但现在看来,对的是南大;第三次是许志英发文论述1919年为新旧民主主义分界线不准确,也遭到严厉批判,并有不少学界同仁迫于压力而来"围剿"许志英,而现在许的观点已成为学界公认的常识了;第四次是哲学系学生马丁(宋龙祥)谈市场经济的文章,受到指责和批判,现在马丁之说也已成了常识;第五次是1990至1992年,南京大学坚决抵制"清理文科"的行为。当时南京大学压力很大,但南大文科受到了保护,事后看来,这抵制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人再好意思谈当年的"清理文科"之事了。这五次冲突正是南大精神传统的体现。即便在目前大学精神普遍萎靡的情况下,南大还能有这样的学生,写这样的戏并且制作演出,为大家所接受,这也正好说明南大自由精神仍存。

3、关于两个时段的对比

这个戏通过暗转的方法不断表现两个时段所发生的事。一个时段是讨论是否给蒋公面子去赴宴,另一个时段是表现1967年文革中知识分子的状态。从分量上看,文革的这段处理显得不够充分。

作者温方伊来访问我的时候,我曾建议,描写这段历史最好应与当前知识分子的精神失落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知识分子精神已经退化到怎样的程度,别说是一把手,就算是一个部级干部接见都会感到无限的光荣。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判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过去我一直有花瓶情结,觉得给政府当花瓶很光荣,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很喜欢领导重视"。记得在文革后期,我开始被重新使用。江苏省委的刊物《群众》约我写稿。我就按照当初"评《水》评《红》"的精神写了一篇文章。杂志编辑部告诉我说,这是省委书记许家邨亲自审阅定稿的,并且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当时我感到受宠若惊。建国后,领导的欣赏、表扬、重视,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动力,我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

建国后知识分子从原先的独立精神,蜕变到对"领导"的崇拜,这是一个渐渐演变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知识分子的这种依附性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特产,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很难看到。我曾读到一个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席一个会议,想要主动与一个青年握手,结果被那个青年断然拒绝。在我们中国,这种文人的依附性有着很长的文化传统,过去皇帝要召见,不管是怎样坏的皇帝,对于知识分子来说,都是极大的恩宠。但在1943年,情况已经所有不同,蒋介石请吃饭,教授们却开始讨论是否给他这个面子,这是带有极大主动性的行为。这也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经过了20世纪初几十年的现代化发展,知识分子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所以我就想,能否将1943年的这段戏与今天知识分子的面貌做一个对比。这样的要求从编剧技巧上看恐怕有一些困难。1943年的教授到现在都已经去世了。现在的这个本子将时间选择在文革,我觉得对比性还是不够,处理得过于简单和表面。如果能把这一点改的更好一些,将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来发扬我们的大学精神。

折叠水晶
简评
专程从北京坐火车,第一次到南京,居然是为了一部戏--《蒋公的面子》,而这部戏,绝对值得你以任何方式赶去观看。仅从编剧角度而言,讲中国故事、如此有文化、有生活的剧本,近年仅见,却出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女孩之手,令人击节赞叹,叹为观止!这部戏,只在南京演,是中国戏剧的损失。

二、系统点评

评家:水晶

■剧名:《蒋公的面子》

■编剧:温方伊

■导演:吕效平

■时间:11月23日-12月3日

■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指数:★★★★☆☆

■点评: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国故事了,全无搞笑,观众却一直在笑,又笑中带着忧伤。

作为一部南京大学建校110年的纪念作品,《蒋公的面子》离"主旋律"这三个字很远,却离戏剧的本质很近。该剧创作灵感,来自流传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轶事。1943年,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为笼络人心,准备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共进年夜饭。三人中,有人痛恨蒋之独裁,却又因为战乱之时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有人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美食,听说席上会有难得的好菜便难抑激动;有人支持政府愿意赴宴,却放不下架子,要拉另外两人下水。20多年后,三人再次见面,谈论当年到底去没去赴宴,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一部舞台上少见的文人戏,以三位知识分子的社会议题辩论、哲学对话和一层层掀开的内心面纱,交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洋洋洒洒,诙谐流畅,民国时代几位不同类型的学者,跃然台上。而与之相对照的20年后,三人都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等帽子,在牛棚里聚谈往事,那些罗生门似的回忆,都消失了光影,他们曾经飞扬的精神,也一同委顿。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国故事,全无搞笑,观众却一直在笑,又笑中带着忧伤。而这样一部戏,却诞生于近年来连戏剧都很少上演的南京。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吕效平执导的该剧,已经连续上演近30场,场场满座,创下近十年来南京戏剧舞台上的奇迹。

更令人称叹的是,这部作品的编剧,出自当时年仅21岁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本科三年级学生温方伊之手。她将剧中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话语、抗战期间穷教师的拮据生活、"文革"时被打倒的文人们胆战心惊等不同的时空与人物、画面,书写得精准而清晰。剧中人物的对谈往往看似信马由缰,却又总是被恰到好处地拽回戏的核心。哲学与菜谱齐飞,古籍与麻将共舞,话题的交错与情节的起伏,细细铺垫的剧情,如剥洋葱般,越到后面,越辛辣刺激,引人笑中带泪,泪中带思。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两句杜甫的诗,用作了台上的对联。"自去自来"是文人的理想,"相亲相近"是理想的文人。然而,文人亦是普通人,在面对战乱流离、贫困的生活和完全失去自由的各种困境时,人心最深处的欲望与念想,终会浮出水面,无论它曾经隐藏得多么深。

《蒋公的面子》用一种云淡风轻式的表演,既展现了民国文人穷酸倨傲的一面,又让人看到他们可爱单纯的另一面。而在动荡的大时代面前,个人的那点小心思,又显得如此令人怜惜。无论是吃一碗面,还是保住9箱绝世的古籍,都同样难。

而且,这部戏并未仅仅止步于"民国",虽然戏份不多,但剧中同置于舞台另一侧的"文革"场景和剧情,分量同样四两拨千斤。三位白发的老者,对于往事争执不休,但已经完全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与理想,困顿在无家可归的绝境之中。这无家可归,不仅仅是实体的"家"之丧失,更多折射出"精神"的无着无落。坐在台下的观众,则通过他们自身的观看与内心反应,补充了"当下"与戏中两个时代之间的连接。

《蒋公的面子》上演至今,已经不仅是南京大学的师生和当地观众前往观剧,而是发展到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的观众慕名前去。我本人就是专程坐着火车从北京去到南京看这出剧的。导演吕效平说:这样一部学校里的"学生戏",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回归了戏剧艺术,超越了说教,达到了喜剧的高度"。

在我看来,这部戏,绝非"喜剧"一词所能简单概括,与当前中国戏剧市场大面积泛滥的各种爆笑喜剧相比,《蒋公的面子》堪称是一部真正有养分、有氧气的喜剧,它所引发的每一次笑声,都不是由挠痒痒式的简单搞笑或低俗包袱所带来的。它的笑,是思考后的笑,是会心的笑,也是一种观众心灵与舞台角色真正相互理解后的笑。

这种笑,比悲剧还要有力。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2013年4月,《蒋公的面子》入围现代戏剧谷2013"壹戏剧大赏"年度小剧场戏剧奖。

2013年9月,编剧温方伊获得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

2013年10月,导演吕效平、编剧温方伊获得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

2013年12月,《蒋公的面子》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戏剧大奖。

2014年10月,《蒋公的面子》入围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2014年)奖。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人民日报》

2012年创作演出的话剧《蒋公的面子》,以南京大学校史为题材,通过1943年蒋介石兼任南大前身中央大学校长时,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揭示了知识分子面对强权时的复杂心态。特殊的题材与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令该剧破天荒地连演35场,创造了校园戏剧演出奇迹。《蒋公的面子》继承了"五四"以来启蒙戏剧的脉络,拥有开阔的表现空间,给当代戏剧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启示。

《南方周末》

去不去吃饭,确实是个问题--学生话剧《蒋公的面子》引发的选择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蒋公的面子》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学生话剧都当得上一个"奇迹":编剧是一位戏剧影视专业的大三女生,描写的却是70年前中央大学教授中的复杂人性;导演痛批当下的戏剧生产体制,2012年12月14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却安排《蒋公的面子》在南京艺术学院连演3天,省委宣传部长亲自观演。详见《南方周末》记者鞠靖报道。

《环球时报》英文版

"To give him 'face' (gei mianzi), or not, that is the question." This was the dilemma that obsessed three professor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CU, today's Nanjing University) in 1943. The "him," in this instance, refers to Chiang Kai-shek, and this is an off-told anecdote that has been doing the rounds in Nanjing University for many years.详见Global Times报道。

《中国日报》

话剧《蒋公的面子》来沪演出

一部名叫《蒋公的面子》的话剧在南京大学校园连演30多场,场场爆满。昨日,该剧导演吕效平、编剧温方伊来到上海,陈述该剧问世前后的故事。令人惊讶的是,这部被评论为几十年来罕见的有历史、有文化、有生活的剧本,竟出自一个大学三年级女生之手。

《法治周末》

一九四三:蒋介石的面子

1943年,三位教授辩论面子的事情或许真的可以忘掉了,《蒋公的面子》是今人在里面的对话。它真正的舞台在幕后。详见《法治周末》记者宋学鹏报道。

《南方都市报》

余斌专栏:蒋公的面子

民国年间的大学校长,说好当固是好当,因为要处理打点的"方方面面"的事,远比现在少得多;要说难当,也的确是难当,只说一条,来自学生方面的要求,就颇难应付。详见《南方都市报》余斌专栏。

《中国国土资源报》

莫为"情面"丢原则

人人都有"面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对国土资源部门而言,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决不能为了个人"情面",丢了国家的"面子"。详见《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话剧的面子

《蒋公的面子》的成功,不可复制,更不代表所谓主流文化体制外的戏剧将迎来大规模复苏,对当下的"民间戏剧"而言,"生存"还是最大的问题。作者:汪洋,详见:。

《北京青年报》

《蒋公的面子》磨砺记

把一群不满22岁的本科生的戏剧作业归之一集出版,估计当下也只有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能办到。摩挲黑色封面的新书《青春戏剧档案》(群言出版社2013年1月版),该系主任吕效平对自己心爱学生的习作赞赏有加:"书里小朋友的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状态不错,这些学生可教,作品令人振奋。我斗胆讲一句,作为国内唯一一所有过90年戏剧艺术教育历史的大学,南大在中国高校中存留一块很大的创作自由天地,我们的教学水准就呈现在这本书里。"详见《北京青年报》陈国华报道。

《江南时报》

蒋公的面子与文人的面子

南大归来,依然沉浸在话剧《蒋公的面子》的表演场景之中,反复回味。这样一部立意深刻的话剧剧本,居然出自南大的一位在读大三的本科生,实在是让人赞叹。而用这样一部话剧,来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自然也是别有一番深意。详见《江南时报》许金晶报道。

《时代周报》

南京大学爆红校史剧《蒋公的面子》开始全国巡演 "我们要和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对话"

专访导演吕效平:我们至今没有遭遇任何压力

1943年,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校长,请中文系三个教授吃饭,想吃不想吃的都有难处。究竟是蒋公的面子重要,还是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利益更重要?详见《时代周报》报道。

《东方早报》

"最想做的是恢复戏剧自由表达"

一部由南大学生创作的话剧,在问世一年内迅速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去年和陈道明主演的《喜剧的忧伤》一样成为文化事件的戏剧作品。详见《东方早报》报道。

《文汇报》

去不去吃饭,这是个问题!

校园戏剧《蒋公的面子》巡演全国,要"面子"还是"里子"?一场知识分子的"忸怩抉择"引来多方关注与热议。详见上海《文汇报》报道。

《信息时报》

《蒋公的面子》:撕开中国当代剧坛的"面子"

有人说,该剧撕开了中国当代戏剧的"面子",露出了当今戏剧作品"缺铁缺钙缺想象"的"里子"。而在该剧导演、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效平看来,好戏本来就应该产自民间、校园,而不是在"体制内 "。详见广州《信息时报》报道。

《深圳特区报》

"文人戏"展现道德的困境

自2012年5月校内首演、12月启动社会公演以来,导演吕效平坦言《蒋公的面子》还存在许多不足。那么,一部还显得有些稚嫩的戏,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呢?编剧温方伊说了一句直白的大实话:"现在的好戏太少了呗。"详见深圳《深圳特区报》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

"戏剧回归了戏剧"

这部收获了良好口碑的作品,去年报名参加"大学生话剧节"时却遭到拒绝。在演出之后的观众见面会上,吕效平坦言,他不介意作品是否能参加评比、获得奖项,亦不看重学术界的评价。《蒋公的面子》与政绩名利无关,而是自由精神的具象表达。它或许略显青涩,或许还有不足,但它的出现,为戏剧回归戏剧艺术本身指明了新的可能。详见《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台湾《中央日报》

陆戏蒋公面子 引创作自由思辩

大陆太空和飞弹之父钱学森生前问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网络上,许多看过《蒋公的面子》的大陆网友热度不减,持续讨论。有网友并摘出戏剧中"井冈山讲的是民主集中,又没有讲民主自由"等金句台词,进行思辩。

令人吃惊的是,这出戏的编剧是一位"90后"(1990年后出生),作者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温方伊,无论是1943年那段还是文革那段,都离她比较远,却难能可贵地表现历史真实,还用今天对生活的感受来观照历史,与今天的现实发生碰撞。

分享: